厦门BRT全面推广“无饮食车厢”满月 禁食令仍面临头疼事
原标题:厦门BRT全面推广“无饮食车厢”满月 禁食令仍面临头疼事
▲现在车上没有垃圾桶,厦门但乱塞垃圾的面推满月面临现象还有发生
海峡网9月2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今天,BRT全面推广“无饮食车厢”满月。广无
一个月来,饮食在厦门市快速公交运营公司的车厢245台BRT快线公交车、73台常规线公交车上,禁食已找不到垃圾桶的令仍踪影。
成效也立竿见影,头疼垃圾确实少了,厦门每天的面推满月面临垃圾总量减少了2/3。但连日来,广无导报记者调查发现,饮食在“无饮食车厢”全面落地BRT的车厢同时,“禁食令”仍面临着一些头疼事。禁食
比如,令仍垃圾不丢地面上了,塞到看不到的缝隙里,变成了“隐藏垃圾”;再比如,不丢车上,随手丢窗外……诸如此类的不文明现象同样困扰着公交司机。
变化
车厢内垃圾越来越少
3年前,厦门公交集团在51路公交上首推“无饮食车厢”;
2年前,“无饮食车厢”“上天”,率先在BRT快3线推行,后又延伸至BRT所有快线。
今年8月20日,BRT快速公交全面推广“无饮食车厢”,撤掉8条快速公交常规线车上的垃圾桶。至此,245台BRT快线公交车、73台常规线公交车上,已找不到垃圾桶的踪影。
今天,BRT全面推广“无饮食车厢”满月。一个月来,虽然垃圾桶撤掉了,车厢却整洁了,垃圾也减少了。
其实,从地面到空中,从岛内到岛外,公交版的“垃圾不落地”在厦门已经遍地开花。目前,厦门已经有63条公交线路实行“无饮食车厢”。
据悉,公交“禁食令”并不是强制性的,试点线路的公交车厢贴上了宣传语,车头也有“无饮食车厢”的牌子,具体实施以司机劝导为主,用报站器提醒乘客不要在车厢内饮食。
厦门公交集团表示,推行三年多来,“无饮食车厢”已逐渐被大家接受。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垃圾量少了。
以蔡塘站车场为例,原来这个站点一天要装满两大袋垃圾,现在每天只有1/4袋。而BRT全线,每天的垃圾量比之前少了2/3。
困局
塞在角落 隐藏垃圾难寻
快1路,从第一码头到厦门北站,连接岛内外两大交通枢纽的重要“通道”。
昨天上午9点多,一辆快1路刚好到达终点站,记者上车看了一下,发现车厢内很干净,没见到塑料袋之类的垃圾,只在地板上发现了一张纸巾,座椅侧面有个矿泉水瓶。
清洁工大姐拿着扫帚、畚箕上了车,检查了一遍车厢卫生。她告诉记者,自从实行“无饮食车厢”以来,她的活轻松了不少,“以前早餐包装袋、牛奶盒、瓜果皮壳很多,有时一辆车能扫出一畚箕,现在四五辆车都扫不出一畚箕”。
垃圾少了,但有个问题让清洁工大姐很头疼,个别乘客会把垃圾塞在看不见的角落,成了“隐藏”垃圾。“有的把矿泉水瓶夹在栏杆间,有的把纸巾塞在椅子侧面缝隙,得用手抠出来。还有一些细碎的食物,如果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时间久了,就会腐烂变质。”清洁工大姐说,“现在没有垃圾桶,每个角落我们都要更仔细地检查。”
司机劝导 乘客“听而不见”
昨天早高峰7:30,记者在前埔枢纽站等候快3路。
快3路是优质服务示范线路,唯一一条横贯厦门岛东西两端的全程高架的快速运输动脉,日均客运量预估八九万人次,乘客多以上班族为主,潮汐现象严重。
前埔枢纽站是始发站,车站外有很多早餐摊点。记者注意到,在上车的乘客中,有4名乘客提着面包、鸡蛋、牛奶、豆浆等早餐。3名乘客上车后,有的将早餐装进包里,有的用手拿着,没有在公交车上进食。而另一名乘客,找到座位后,拿起手中的早餐吃了起来。“谁在吃东西呀?气味真大。”有乘客提醒了一句。
公交司机听到后,放了一遍语音提醒,但吃东西的乘客拿着早餐照吃不误。
几分钟后,这名乘客吃完后,将装面包的塑料袋放到了包里,没有扔到车厢地面上。“‘无饮食车厢’是非强制性的,我们只能倡导,以提示为主,让乘客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习惯。”公交司机何师傅说,碰到置之不理的乘客,他们也很无奈。
找不到垃圾桶 随手丢窗外
同样是快1路,连接第一码头、T4候机楼、厦门北站,途经厦门老市区、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地,客流量大。
这辆公交车的乘客,外地游客有不少。昨天下午3点,两名游客从第一码头上车,手里还拿着两个桔子。
由于不是乘车高峰,上车后,两人找到了座位,一路有说有笑,一边剥桔子一边吃。
两个桔子吃完,想丢桔子皮,环顾车厢一圈,没找到垃圾桶,握在手里没多久,开窗随手丢向了窗外。“有的外地游客没注意听广播,不知道咱厦门的‘无饮食车厢’,大多数乘客提醒了会听劝,但也有个别乘客不听,有的还随手把垃圾扔车窗外。”公交司机陈师傅说。
前脚刚劝完 后脚又吃起来
小林是公交小黄帽志愿者。前天一大早,她坐659路公交上班。车行至文灶站时,上来一名乘客,手里拿着包子和豆浆。站稳后,乘客拿出吸管开始喝豆浆。“路上车多,如果遇到车子颠簸或急刹,你这样用吸管很危险。”小林站在这名乘客身旁,提醒了几句。乘客觉得不好意思,把豆浆拿在了手上。
车上人越来越多,小林和这名乘客“挤散”了。又过了几站,人少了点,小林发现她又拿着豆浆喝了起来,“前脚劝导,后脚又吃起来。”小林也很无奈。
659路是厦门最长的一条公交线路,它贯穿同安、集美和岛内,全程49公里,仅单程就行驶2个多小时。很多往集美、同安去的上班族都搭这趟车,“从家里到单位坐快1个小时的公交,我基本都是上班路上吃早饭,如果不赶时间,谁不愿意坐下来好好吃顿早饭?”上班族小赵也说出了自己的无奈。
推广
把“无饮食车厢”打造成另一城市品牌
来自公交集团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公交线路共有363条,“无饮食车厢”线路有63条,线路数量达到全市公交线路的17%以上。
厦门公交集团表示,接下来还将不断深化“无饮食车厢”试点线路,成熟一条推一条,把它打造成像公交让座一样的城市品牌。
出路
借鉴地铁进行立法给不文明行为处罚
目前,厦门通过设立标示牌和通过媒体倡导等多种方式,开展无饮食车厢活动,但在香港、深圳等地已推行“无饮食车厢”多年,根据香港地方法规,在车内吸烟或吃东西,不听劝阻的将面临高额罚款。
同样在厦门,《厦门经济特区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草案)》也规定,在厦门地铁内吃东西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最高将被处以200元罚款。
“现在劝导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市民能够更自觉地去遵守,让文明乘车成为文明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一交通专家建议,“也可以考虑借鉴厦门地铁,对公交乘车也进行地方立法,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
(责任编辑:民生)
-
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其翔) 昨天,厦门处在来自海上的偏南暖湿气流下,天气不稳定,午后厦门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局部地区雨量较大,甚至出现大雨。在雨水的光顾下,清晨各地最低气温大多在 ...[详细]
-
东南网8月27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通讯员 叶佳增) 近日,一艘运载着248件4756.79吨冷轧卷钢的散货轮缓缓驶离厦门通达码头,前往土耳其伊兹米特港,这标志着海沧港海运货物“国际中 ...[详细]
-
29件濒危木制品“闯关”被截东渡海关查获濒危木种沉香木和黄檀木制品。 蔡少军 摄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若雪 通讯员 曾凡林)近日,经福建鼎力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厦门海关隶属东渡海关此 ...[详细]
-
2018年厦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国际象棋比赛吸引了不少年轻选手。资料图)海西晨报讯记者 蔡伊琳)国际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二人对弈博弈游戏,融合科学、文化、艺术、竞技为一体,是全球普及率最高的体育项目。 ...[详细]
-
海峡网9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 文/图)他在淘宝上注册了一个店铺,缴纳了店铺保证金后,他收到了一条信息。就是这一条信息,让小孙的网店还没开张赚钱就被骗走一笔钱。近日,厦门警方发 ...[详细]
-
海峡网8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李剑婷文/图)连日来的高温,让厦门开启“炙烤模式”。从现在起,户外劳动者又多了一些歇脚纳凉休息处,厦门新增17家“ ...[详细]
-
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彭怡郡 实习生 龚艺)今年夏天,厦门全市用水量如何?供水量能否满足需求呢?昨日,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王艳艳接听市长专线,介绍厦门供水保障情况。据介绍,8月以来,厦门出现 ...[详细]
-
海峡网7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学清) 昨天厦门的炎热继续升上新高度,全市大部分街镇最高气温在35℃以上,岛外普遍在36~37℃,全市最高在同安竹坝农场,高达39.1℃!目前,南海热带扰动正进一步发 ...[详细]
-
女子从厦门到南安找男网友开房 醒来手机遭窃还被转走6000元
海峡网8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媒体·闽南网报道 男子与网友开房后,不仅偷了人家手机,还转走了6000元现金。8月7日,这名来自德化的男子罗某被南安警方抓获,还牵出两名吸毒人员。罗某与刘某 ...[详细]
-
派驻监督全覆盖 不断释放改革效能今年上半年全市各派驻出)机构立案审查调查科级以上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占全市比例超五成厦门日报讯记者 何无痕)派驻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派驻监督全覆盖以来,厦门市各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