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撤辣”首月,赴港囤房的内地人!

“撤辣”首月,赴港囤房的内地人

时间:2025-05-08 01:30:18 来源:国际窗头条晚报 作者:法治 阅读:532次

2024年2月29日,撤辣香港北角街头的首月一家房产中介店面,贴出“全面撤辣”的赴港宣传词,推介房产信息(视觉中国/图)

香港楼市“撤辣”后的囤房的内地人这一个月,汤姆几乎每天忙得“脚不着地”。撤辣

作为香港房地产经纪平台创始人,首月在刚刚过去的赴港3月,汤姆白天要带内地客户看香港豪宅,囤房的内地人晚上下了班还要听取公司里中介小哥们当天的撤辣带看情况汇报,分析客户的首月成交量和增长量。在特地为内地客户建立的赴港公开微信群里,他还要全天候答疑。囤房的内地人

汤姆笑称,撤辣这种工作节奏在一个多月前“想都不敢想”。首月

“撤辣”,赴港是粤语的表达。2024年2月28日,香港全面撤销推行了14年的楼市“辣招”:从这一天起在香港买房,除从价印花税(即固定需要收取的税费)外,无须再缴付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

以一套总价1000万(注:文中涉及金额均为港元)的房产为例。“撤辣”前非香港永居人员至少需缴税300万,“撤辣”后降至37万。

这一“降价”,令香港楼市“爆火”,售楼处“都是人头”。

王伟从事中介行业八年,在“撤辣”前,他主要负责广东珠海的中介房产业务。这一个月多来,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向他咨询香港房产,王伟现在每周都要带客户跑3-4趟香港看房。

公开数据显示,自2月“撤辣”后的一个月内,香港一手新盘交投量突破4000宗,而“撤辣”前一个月仅有229宗。香港50个指标二手楼盘平均每周有60宗交投,一个月成交量涨了约1.75倍。内地买家对港置业的查询量,已增加40至50倍。

而“热闹”之下,既有“买房就像买菜”的“西饼客”(即大量购置房产的客户),也有还在观望的“普通买家”。既有热衷购买香港名校周边一手房的内地父母,也有追求“浪漫至上”二手房的“港漂优才”。

他们到香港买房,到底图的啥?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马丁是80后的“老北京”。“撤辣”新政发布后,马丁买了两张3月4日的飞机票。一大早,就和媳妇赶往北京大兴机场,中午抵达香港国际机场,没来得及吃口饭,夫妇俩就拎着行李箱,直奔售楼处。

这么着急,因为房子“晚点去就没了”。

就在前一天,马丁手里还有香港珑碧楼盘4套一手新房的选择权。当晚马丁还在和媳妇商量“要哪套”时,香港的中介发信息给他,“只剩下2套了,要买就先下手为强”。

虽然现在媳妇只是怀孕在身,但马丁早早就规划好,要在香港给孩子买套上好的“学区房”。

夫妇赶到售楼处时,中介已经把合同拿在手上,让马丁直接签字。马丁边大口喘气,边摇头按住合同,说再给15分钟时间,他还想再去距离不远的旺角楼盘看看。如果不合适,看完立马回来签字,“也算是没有遗憾了”。

中介犹豫了一下,他担心按照目前这速度,回来后房子不一定还留着。

当马丁夫妇去看了旺角楼盘后,发现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居住环境,都比九龙城好。但该楼盘的学区属性不强,且房子朝向是西北向,这让马丁心里有些膈应,怕以后住上了,人生要“喝西北风”。

没有半点犹豫,马丁夫妇半小时内赶回售楼处,最终签下了一套不到28平米的新房,一房一厅,单价18万左右,总价508万。马丁付了三成首付,每个月需要还一万多的房贷。

有些内地父母放弃内地舒适的居所,挤在香港狭小的空间里,只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图为在香港售楼现场,马丁的妻子听着中介计算着买房的支出费用。(马丁

(责任编辑:民政)

相关内容
  • “阳康”人员何时返岗?专家建议体温正常后再过3天
  • 日照8所学校被评为第七批省级“绿色学校”
  • 莒县“实体化”打造现代气质新城
  • 山海天阳光海岸成功救助2名海上遇险游客
  • 还钱给银行比借钱还难?从企业家到居民,有信心才会加杠杆丨快评
  • 日照考生来看普通专升本各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
  • 头条评论|进一步打开我们的格局
  • 重访汶川公益行|农民救援队队员寻访北川黄土镇救援地
推荐内容
  • 邵东打火机制霸全球的秘密:价格透明,卷的是创新
  • 日照绘就机关事业文明单位文化建设新路径
  • 《日照市改革开放实录》征编工作正积极推进
  • 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这个人才项目开始申报
  • 6毛钱一片的糖尿病老药,为何被捧为“长寿药”?
  • 岚山签订一国际产业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