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台胞在上海社区感受浓浓“年味” 正文
时间:2025-05-11 07:17:1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新华社上海1月26日电记者潘清)“你看这个小小的竹编灯笼,加上红果和铃铛装饰,像不像台湾的凤梨?凤梨在闽南语中的发音近似‘旺来’,祝愿大家新春福旺财旺。”正在指导社区居民制作竹编灯笼的台胞洪子琁说。农
新华社上海1月26日电(记者潘清)“你看这个小小的年味竹编灯笼,加上红果和铃铛装饰,台胞像不像台湾的上海社区凤梨?凤梨在闽南语中的发音近似‘旺来’,祝愿大家新春福旺财旺。感受”正在指导社区居民制作竹编灯笼的浓浓台胞洪子琁说。
农历蛇年新春即将来临,年味上海浦东新区康桥镇文化服务中心26日主办了以“瑞蛇贺岁 福满康桥”为主题的台胞迎新贺岁活动。除了一台以社区文艺爱好者为主角的上海社区“村晚”,主办方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民间手工艺展示体验活动。感受
在一家艺术机构教授捏塑技艺课程的浓浓洪子琁受主办方邀请,成为手工艺体验活动“导师”之一。年味“互动的台胞同时,能让居民们了解两岸春节民俗的上海社区‘大同小异’,我非常开心。感受”洪子琁也希望借助寓意“旺来”的浓浓灯笼,表达对大陆同胞的新春祝福。
位于浦东新区腹地的康桥镇汇聚了众多台资企业,也吸引不少台胞在此就业、定居。活动现场,主办方特意邀请了15个居住在康桥镇的台胞家庭,与社区居民一道辞旧迎新,其中包括76岁的李淑华及其家人。
20年前,李淑华随赴大陆就业的两个儿子来到上海并定居。宜居的环境,友善的邻居,让她爱上了这里的生活,并成为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这次迎新贺岁活动,她和小儿子及四个孙辈齐齐现身,和社区居民们共同迎接新春佳节。
看完“村晚”的精彩演出,逛过热闹的市集,老人带着家人来到“墨香迎新春、福字送万家”书法活动区。18岁的孙女王檍柔在书法老师指点下写了一幅隐藏灵蛇图案的“福”字,作为送给自己和家人的新春礼物。
“这里的节日氛围很浓。我出生在上海,也很喜欢这座城市。”即将高中毕业的王檍柔计划就读大陆高校。
贺岁迎新活动承办方奥坦艺术中心是一家由台胞创立的机构。着眼促进社区睦邻友好和居民共建自治,过去几年间创始人黄涓喻带领团队承办了数百场公益服务活动,以及数个社区微改造项目。
“对于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台胞而言,这座城市就是他们的家,社区居民就是家人。”黄涓喻说,希望借助这场迎新活动,让在沪台胞和社区“家人”们一起感受上海的浓浓“年味”。
台湾青年魏文的榕城十年:从“被看见”到“去发现”2025-05-11 07:12
清明假期港珠澳大桥出入境客流车流同创历史同期新高2025-05-11 06:54
我国轻舟货运飞船将在“中国航天日”首次向公众亮相2025-05-11 06:37
从职高生到成都工匠,这位成都青年用“轴劲”书写逆袭传奇2025-05-11 06:34
赖清德将“过境”窜美?外交部:搞政治操弄谋“独”挑衅的行径不可能得逞2025-05-11 06:05
热评两岸丨观影旅游两不误 台胞欢乐大陆行2025-05-11 05:56
跨界融合“新风景”出圈 “五一旅游景点”搜索量暴涨2025-05-11 05:56
「绣陇原风华 敬人间百业」每一针,都是汗水的印记2025-05-11 05:36
94岁不老风筝达人的两岸情缘2025-05-11 05:15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以梦为马越天山——青年支援边疆建功故事2025-05-11 05:05
台青与大陆的“双向奔赴”2025-05-11 06:42
新华鲜报丨同比增1200.6%!单免政策助力“打卡中国”2025-05-11 06:31
焦点访谈丨看中国这个县如何用“科技+制度+人力”守牢防返贫底线2025-05-11 06:12
超2000名外籍游客乘3艘巨轮来 天津口岸迎“邮轮热”2025-05-11 05:25
林剑: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什么“国防部”2025-05-11 05:15
超2000名外籍游客乘3艘巨轮来 天津口岸迎“邮轮热”2025-05-11 04:52
贵州村超激战正酣 国内外游客点赞多元体验2025-05-11 04:47
文化中国行|国潮遇见科技,燃动“五一”夜游经济2025-05-11 04:43
“斜杠”台青改造石厝发展乡村文创2025-05-11 04:40
火爆“五一”展现经济活力、潜力和磁力2025-05-11 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