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开发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休闲] 时间:2025-05-07 16:12:29 来源:国际窗头条晚报 作者:头条 点击:45次
氢负离子导体在氢负离子电池、国科燃料电池、学家下超电化学转化池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开发快氢未来有望引领一系列能源技术革新。首例我国科学家日前通过机械化学方法,温和在氢化镧晶格中引入大量的条件缺陷和晶界,开发了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负离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导体该研究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陈萍研究员、国科曹湖军副研究员团队完成,学家下超相关成果5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开发快氢
氢负离子是首例一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氢载体和能量载体,氢负离子导体是温和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材料。此领域研究面临材料体系少、条件操作温度高等问题,负离是洁净能源领域的前沿课题。
“优质氢负离子导体需要两种特性‘兼得’,即具备优异氢负离子传导能力的同时具备极低的电子电导。”陈萍介绍,早在20世纪,氢化镧就被发现具有快速的氢迁移能力,但电子电导很高。近年来,科研人员往氢化镧晶格中引入氧以抑制其电子传导,但氧的引入也同时显著阻碍了氢负离子的传导。
陈萍、曹湖军团队创新地采用机械球磨法,通过撞击和剪切力,造成氢化镧晶格的畸变,形成了大量纳米微晶和晶格缺陷。这些畸变可以显著抑制电子传导,使电子电导率相比结晶态良好的氢化镧下降5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对氢负离子传导的干扰并不显著,从而获得了优异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
更为重要的是,此项研究实现了氢负离子在温和条件下(零下40摄氏度至80摄氏度)的超快传导。此前的研究中,氢负离子导体只能在300摄氏度左右实现超快传导。此外,团队还首次实现了室温全固态氢负离子电池的放电。
“许多已知的氢化物材料都是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团队建立的这种材料工程策略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有望助力氢负离子导体研究取得更多突破。”陈萍说。
(责任编辑:头条)
相关内容
- 装了几十年中立后,芬兰加入了北约丨军事
- 第三员工食堂:小餐厅折射大文明
- 未来几天日照将不能充电费 快查查你家电费余额吧
- 日照防盗锁芯入户惠民活动启动 最高补贴120元
- 格力电器:董明珠“绯闻”是造谣,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 日照3家场馆健身可刷社保卡 单次限额100元
- 五莲叫停30处“问题”民办幼儿园 条件差、家庭作坊式、有安全隐患
- 日照消防优化消防安全环境为创城添彩
- 女儿遇害第六年,章莹颖父亲直播带货引争议
- 明年3月起项目前期物业不招标 商品房不得预售现售
- 日照公布2016年度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 日照将投资2.99亿元建设城市节水重点项目
- 美国好莱坞演员和编剧工会举行联合大罢工
- 日照消防优化消防安全环境为创城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