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名巧手媳妇大比拼 多彩花馍成金字招牌
1月12日,名巧伴随着欢快的手媳乐曲声,奎山街道第三届花馍大赛如期举行。比拼32名巧手媳妇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多彩花馍端到比赛现场,请全村的花馍父老乡亲打分投票。
本次花馍大赛精彩纷呈,成金既有传统特色的字招金猪拱门、年年有余,名巧还有时代特色鲜明的手媳多姿多彩中国年、和谐美满等。比拼夺得花馍大赛一等奖的多彩巧媳妇成华介绍说,她制作的花馍“和谐美满”主题花馍,是成金她和老公琢磨出来的,用“高铁、字招飞机、名巧金猪”等图案组成,以此表达对自己家乡迈进高铁时代、航空时代的喜悦之情。
在花馍大赛前,村里的俏媳妇们还扭起了大秧歌,以此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
蒸花馍的习俗在李村已有百年的历史,每逢新年、节日、生日、婚庆、寿诞、婴儿满月等重要时间节点,村里巧手妇女蒸制的花馍都是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在百年间的口传心授中,李村花馍不仅成为了李村妇女用勤劳和智慧凝聚而成的生活艺术,也让许多在外打拼的游子找回“家的感觉”,重温“妈妈的味道”。
2018年,“李村花馍”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村支书孙洪学带领村民开始筹备李村花馍合作社,共同传承非遗文化,打造致富平台。
“以前每到年关,或者村里有人办喜事,村里的妇女们全都聚集过来,一边拉家常,一边蒸花馍。热腾腾的花馍出炉后,热气里的麦香一透出来,那就是幸福的味道。”在孙洪学的记忆中,蒸花馍的场景总是最温馨的。
为了让这份记忆中的“乡味”留存下来,让承载几代人记忆的李村花馍继续传承下去,孙洪学带领村民成立李村花馍合作社,将“李村花馍”这张烫金的名片打造成品牌,走向市场,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也为村民致富提供一个新平台。
(特约记者 宋年升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时尚)
-
总台记者从上海市文联获悉,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任溶溶,于今天9月22日)凌晨在上海离世。任溶溶,本名任以奇,1923年出生于上海虹口东新康里一处沿街的两层楼上。1927年,他随父母离开上海,回到广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帅)1月24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获悉,去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待来信、来访、来电2万多人次,其中涉及农民工1.5万人次;处结举报投诉案件954件,其中 ...[详细]
-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李维江 孙飞)近日,清华大学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生——— 来自五莲县的40名石材老板。在当地石材产业园管委的联络和组织下,清华大学特意为他们“量身订做”了为期6天的现代石材企业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帅)1月24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获悉,去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待来信、来访、来电2万多人次,其中涉及农民工1.5万人次;处结举报投诉案件954件,其中 ...[详细]
-
在强大的人口惯性下,北京的幼儿园、小学入学形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对比往年数据发现,2022-2023学年,北京市幼儿园数量比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 实习生 王玺)1月31日,市物价局组成检查组对春节期间居民消费品的物价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我市节日市场价格整体平稳,市区各大商场、超市销售商品基本做到了明码标价。 当 ...[详细]
-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刘洁)碑廓镇不断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蔬菜产业,切实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常年种植蔬菜面积已达到1万余亩,已形成了 ...[详细]
-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李甲锋)在春节来临之际,岚山工商分局组织执法人员,集中开展了以排隐患、促规范、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活动,积极开展烟花爆竹市场专项整治。 该局在整治行动中,重点检查 ...[详细]
-
2022年6月,上海警方在侦查一起集资诈骗案的过程中,为追查资金流向挽回经济损失,发现被非法募集的资金居然被用于在某网络直播平台充值打赏主播,资金量接近1亿元。警方调查发现集资诈骗犯罪嫌疑人在充值打赏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帅) 2月1日,中午12点左右,在海滨二路与海曲路交叉路口南侧的铁路大桥下,发生了一起8辆车连环相撞的交通事故。 在事故现场,记者看见很多辆车堵在一起,均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地上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