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体老师”吴复生寻亲
吴复生遗体捐赠申请书。大体老师南方周末记者黄思卓|翻拍
1983年3月10日,为吴上海街头的复生梧桐树刚发芽。36岁的寻亲吴复生,请人代笔在一张申请书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大体老师名字,蓝黑墨水的为吴每一道笔划都异常清晰,生怕影响遗愿的复生执行。
身患白血病,寻亲吴复生的大体老师生命永远停留在1983年的春天,他自愿捐赠遗体,为吴成为了一名“大体老师”——医学界对遗体捐赠者的复生尊称。
如今,寻亲这张遗体捐赠申请书挂在复旦大学人体科学馆的大体老师“遗愿墙”上,十多张申请书和馆内陈列的为吴标本一样,令参观者震撼。复生
上海是全国最早开始遗体捐赠的城市。1980年代,捐赠遗体的多为思想豁达的前辈,如新中国首位高校女校长谢希德、上海医科大学老党委书记金乃坚、浙江省立医学院首任院长蒋亦凡、原外交部部长之父唐天保……
也有普通上海人,如住在愚园路105岁的长寿奶奶、上海第十九织布厂的退休工人、五角场自行车厂的女职工。
吴复生显得与众不同。他不是名人,亦不是上海本地人,只是一名普通学生,生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简称生化所)就读。
发现吴复生申请书的是复旦大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主任、校人体科学馆馆长周国民,他比吴复生小15岁,1980年代从湖南考入上海读研。自2015年在档案馆发现这张申请书后,他总是不自主长叹,这位容貌清秀、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是谁?他为何英年早逝?又为何要捐献遗体?
吴复生的故事不为人知,档案柜里,他的资料只有这薄薄的一张申请书。
周国民把吴复生的申请书挂在人体科学馆,他心中涌起一股冲动:为吴复生寻亲,了解他的故事。
一纸泛黄的申请书
复旦人体科学馆的前身成立于1930年代,是国内最早的人体标本陈列室。2013年,周国民担任馆长后,一直在收集整理早期的文件。约在2015年,偶然间,他发现了吴复生的申请书。
这封申请书右上角,有一张吴复生的黑白照片:这位年轻人着白色里衬,深色外套,头发茂密,容貌清秀,鼻梁高挺,戴着一副当时时髦的方形黑框眼镜。他拍照时有些拘谨,双唇紧抿。
照片下方,申请书是这样开头的:“我志愿将自己的遗体无条件地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为祖国医学教育和提高疾控防治工作水平,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中国遗体捐赠起步较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入土为安”等观念深入人心,各地医学院苦于无遗体可供解剖教学和科学研究。
1982年,上海首批红十字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成立,包括周国民就读的原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6家机构。1986年,周国民考到上海读研。彼时遗体捐赠的数量依然非常稀少,每年大约只有六七十具。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是全上海接收遗体捐赠数量最多的站,相应留存的档案也最丰富。在这里登记的人,需要签两份申请
- ·四川甘孜州白玉县发生4.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春季预报名火热进行中
- ·比亚迪王朝网全系智驾焕新上市,开启合肥全民科技时代
- ·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焕新升级 成为高品质健康生活消费新地标
- ·增发购车指标、实施育儿补贴,发改委推出五大政策举措稳就业稳经济
- ·“新春五天乐 回村过大年”沈福村春节活动盛大举办
- ·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技迎新春 寒假科技教育活动精彩纷呈
- ·工商银行马鞍山分行机关工会开展元宵喜乐会活动
- ·特朗普关税风暴,全球贸易版图会如何剧震?|说政经事
- ·工行庐江支行开展“笔墨凝书香 新年送万福”新春主题活动
- ·泰康人寿安徽分公司提醒您:请查收新年防诈攻略
- ·深耕跨境新场景 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助推安徽企业加速出海
- ·洞穴潜水失联3天奇迹生还,当事人讲述生死73小时!
- ·瞭望丨敢碰“强电”的修车师
- ·圆满结束丨“科技启梦航 寒假乐飞扬”——2025年寒假系列科技教育活动圆满结束
- ·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全力筑牢春节安全防线
- ·使用AI捏造“顶流明星在澳门输了10亿”谣言,一男子被行拘
- ·新助力安徽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 正式启动
- ·工行合肥分行创新二手房交易金融服务引领金融便民新潮流
- ·圆满结束丨“科技启梦航 寒假乐飞扬”——2025年寒假系列科技教育活动圆满结束
- ·美乌总统舌战白宫:一场早有预兆的“世界级”争吵
- ·工行合肥分行开展“过新年 换新钱”为民志愿服务活动
- ·温暖回家路一路阳光行!阳光财险安徽省分公司2025年春节假期高速护航活动圆满结束
- ·合肥方庙派出所年前深入辖区开展反邪教、禁毒及防诈骗宣传活动
- ·韩国总统尹锡悦被罢免,从戒严到下台,123天里发生了什么
- ·比亚迪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发布 让高阶智驾人人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