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在行动】让文明深入人心让创城造福百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记者专访
记者 王宗敏
9月19日,创城创城日照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召开,行动心让动员全市上下立即行动起来,让文入人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明深城市环境问题作为此次综合整治工作的突破口,确定了八项重点整治内容,造福切实改善城市居住条件、百姓优化城市对外形象、创城创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行动心让为此,让文入人记者到创城指挥部,明深就有关问题进行了采访。造福
问:这次综合整治的百姓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让文明深入人心,创城创城让创城造福百姓”的行动心让创建理念,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要求,让文入人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着力改善城市市容市貌,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必备的社会环境。
问:这次综合整治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利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市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问题综合整治行动,使全市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长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确保实现“认识更加到位,领导更加重视,责任更加压实,考核更加有力,氛围更加浓厚,效果更加明显,人民更加满意”的总体要求。
问:这次综合整治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答:集中整治与注重长效相结合。按照制定的整治标准,坚持点、线、面结合,实施项目化管理和标准化整治,坚持整治、建设与管理并重,以整治促建设、以建设促管理、以管理促规范,建立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切实巩固整治成果。
属地为主与市区联动相结合。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压实区、街、社区(居)的主体责任和兜底责任,明确沿街单位“门前三包”责任。按照条块结合原则,注重上下联动,强化部门协同,形成整体合力。
依法处置与科学疏导相结合。对影响市容市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既要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又要坚持堵疏结合,加强教育引导,防止引发矛盾。
领导包保、部门包联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坚持领导带头,部门包联,干部参与,在综合整治行动中锻炼队伍,改进作风,赢得市民信任和支持。
问题导向与督导考核结果利用相结合。哪里有问题就整治哪里,哪里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哪里。建立问题责任清单,严格督查考核,强化结果利用,推进工作落实。
问:这次综合整治,提出了八项整治重点,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答:整治老旧小区。针对社区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有序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扯乱挂,清理违规禽畜养殖、作物种植现象。加强环卫保洁,配建垃圾收集设施,及时清运垃圾杂物。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房屋、设施修缮,粉刷墙体楼道,改造老旧管线,修整破损道路,补建绿化植被,完善封闭围墙、视频监控、停车棚等基础安防设施建设,增添必要的停车、路灯、健身、防盗、物业用房、社区用房等管理设施。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推行专业化物业服务,纳入社区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10月7日前完成小区垃圾清运工作;10月25日前完成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拆除乱搭乱建工作;9月底前完成小区设施改造方案,11月底前完成修缮工作。
整治农贸(便民)市场。盘活市场存量,规范城区大集经营活动,取缔市场周边占道经营、倚门出摊等行为,“引摊入室”“引摊入市”。统一标准、改造提升一批农贸(便民)市场,配套完善停车、排水、公厕、垃圾收运等设施,规范招标牌设置,整治周边环境,加强日常保洁,改善农贸市场内部环境。科学规划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农贸(便民)市场,同步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停车场,满足市民需求。10月7日前完成清理市场内外各类垃圾工作;10月25日前完成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整治市场周边车辆乱停乱放以及施划停车泊位工作;11月底前完成新建农贸(便民)市场工作;12月底前完成拆建工作。
整治交通秩序。加强道路安全设施建设,设置完善交通标志、指路标志、诱导系统。合理划定路内停车区域及泊位标线,科学规划道路停车泊位、公共停车位、专用停车场,市区部分闲置土地设置改建临时停车场,扩容停车容量。各区成立停车管理公司,出台收费管理办法,实行专业化管理。加大交通秩序整治力度,从严查处车辆乱停乱放、违规占道、逆向停车和城市绿地停车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取缔占道经营摊点,加大依法处罚和负面曝光力度,提高管理水平。10月25日前完成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施划停车泊位及停车管理公司运营工作;12月底前完成停车场建设工作。
整治城中村、背街小巷、城郊接合部。在城中村,集中整治村容村貌,清除积存垃圾,拆除乱搭乱建,掩盖露天沟渠,建立自己的保洁队伍,与环卫部门签订清运合同,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在北街小巷、城郊接合部、“三不管”地带,重点整治市容市貌,搞好环境卫生,治理违法违规加工作坊、废品收购站点。在以上重点区域,增添路灯、公厕、垃圾箱(房)等基本设施,改善排水设施,修整域内道路,增设绿化植被,做到街巷整洁、规范有序,方便居民生活。10月25日前完成市容市貌整治工作;11月底前完成设施改善工作。
整治城市河道、建筑工地。落实“河长”责任制,重点整治城市黑臭河道,清理河道与河岸垃圾杂物,加强日常保洁,做到垃圾不入河、河岸无暴露垃圾,消除河道黑臭异味。建筑工地落实施工防尘降尘措施,减少施工扬尘污染,加强渣土运输监管,杜绝扬尘、渣土污染。10月25日前完成。
整治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整治沿街秩序,取缔店外经营、占道经营行为,规范“亿家乐”早餐亭摆放、经营行为。依法整治户外广告,重点整治未经审批、长期空白闲置、设施陈旧破损、严重影响市容和安全的广告设施,取缔非法落地灯箱、落地广告牌和流动广告牌,清除沿街及小区楼顶、墙体、桥体、交通护栏、灯杆、树木等部位的非法广告。提倡贴墙广告,做到一户一牌匾,牌匾规范化。10月7日前完成整治破损广告、违法设置广告、占道经营、“亿家乐”早餐亭规范工作;10月25日前完成取缔店外经营、规范沿街广告牌工作。
整治露天烧烤。设立烧烤禁止区、严管区、管理区。城市主要道路、重要区域严格禁止露天烧烤经营行为;经批准的次要路段、区域烧烤业户要进店、进院、进市经营,拆除店外搭建的棚亭等设施;科学选址、规划建设一批集中烧烤市场(城),对烧烤油烟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各区城管执法部门与经营业户签订经营协议,监管经营行为,严格按照规定炉具、规定时间、规定范围经营。10月7日前完成取缔户外烧烤工作;12月底前完成集中烧烤市场(城)设立工作。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及时修复破损路面、道板等公共设施,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配置完整。盲道、缘石坡等无障碍设施及消防通道无被堵塞、占用。垃圾箱、垃圾桶无破损、污损现象,垃圾箱分类收集垃圾。沿街公共建筑厕所有步骤对外开放,并统一设置指示牌。开展亮化美化,增置一批城市街景,充分展示日照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提升城市品位。10月25日前完成。
(责任编辑:教育)
-
探因华新路没有景点,仅凭“文艺小资”难吸引大批游客来消费华新路周边幼儿园、小学不少,给了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空间华新路上幼儿园和教育培训机构扎堆,老别墅的文艺气息渐渐褪去。(本报记 ...[详细]
-
研究人员从水中吸取蚊子的卵。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罗子泓 实习生 谢毅鑫 通讯员 陈赟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罗子泓) 气温升高,降水密集,“嗡嗡嗡”团队也开始出动& ...[详细]
-
29件濒危木制品“闯关”被截东渡海关查获濒危木种沉香木和黄檀木制品。 蔡少军 摄海西晨报讯记者 白若雪 通讯员 曾凡林)近日,经福建鼎力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厦门海关隶属东渡海关此 ...[详细]
-
8月26日,2019“华为手机杯”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常规赛最后一轮,厦门路桥体育专场国旅联合厦门队与拉萨净土队的比赛,在象屿保税区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举行。最终,柯洁领衔的厦门队3 ...[详细]
-
海峡网9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吴光涌)记者昨从厦门海关获悉,在一名入境旅客行李中,厦门海关查获12.6公斤猪肉制品,成为近期厦门机场口岸截获的最大一批猪肉制品。当日,一名中国籍女性旅客 ...[详细]
-
海峡网7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学清) 昨天厦门的炎热继续升上新高度,全市大部分街镇最高气温在35℃以上,岛外普遍在36~37℃,全市最高在同安竹坝农场,高达39.1℃!目前,南海热带扰动正进一步发 ...[详细]
-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翠仙)在城市生活,看惯了高楼大厦,但你知道厦门还隐藏着一批别具特色的传统古村落吗?近日,市规划院编制的《厦门市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推荐》已通过专家评审,这份名录从厦门1400多个自然村落 ...[详细]
-
海峡网7月3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厦门已经获得“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称号的企业可以申领奖励啦,昨日,记者从厦门市工信局获悉,该奖励最高100万元。此次申报对象为:已获得2 ...[详细]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李琪彬)眼皮又红又肿又痛,不能睁开,而且胀痛?当心麦粒肿!厦门市中医院眼科医师钟瑞生提醒,夏天是麦粒肿的高发期。麦粒肿如果处理不及时,有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 ...[详细]
-
鼓浪屿申遗成功两周年,2019鼓浪屿音乐节圆满举行邂逅7天不重样的音乐鼓浪屿2019鼓浪屿音乐节开幕式暨“祖国颂”交响音乐会在鼓浪屿音乐厅唱响。厦门爱乐乐团供图厦门网讯海西晨报 ...[详细]